生材狀態(tài):剛砍伐下來的木材處于生材狀態(tài)。細胞腔和細胞壁中都含有水,自由水的量隨著季節(jié)變化,結合水處于飽和狀態(tài)。
纖維飽和點:假如把生材放在相對濕度100%的環(huán)境中,細胞腔中的自由水慢慢蒸發(fā),當細胞腔中沒有自由水,而細胞壁中的結合水處于飽和狀態(tài),這時的狀態(tài)稱為纖維飽和點。一般纖維飽和點的含水率為30%。
氣干狀態(tài):當把生材放在大氣環(huán)境中自然干燥,最終達到的水分平衡狀態(tài)稱為氣干狀態(tài)。一般來說,中國南方地區(qū)的氣干含水率較高,大約為15%~16%,而北方地區(qū)則在12%~13%左右。
絕干狀態(tài):當木材中的自由水和結合水完全被除去時木材的狀態(tài)稱為絕干狀態(tài)。
纖維飽和點是一個臨界狀態(tài),一般自由水的量對木材的物理性質影響不大,而結合水含量的多少對木材的各項物理力學性質有很大的影響。
防腐木材的干縮濕脹現象是指木材在絕干狀態(tài)至先問飽和點的含水率區(qū)域內,水分的解吸或吸著會使木材細胞壁產生干縮或濕脹的現象。當木材的含水率高于纖維飽和點時,含水率的變化并不會使木材產生干縮和濕脹。宏觀表現就是木材尺寸的縮小和脹大。
防腐木材開裂的原因:
防腐木材在大氣中自然干燥,表面的水分蒸發(fā)得快,含水率首先將低,表面開始干縮。但是內層的含水率還高,沒有發(fā)生干縮,這樣,外層要收縮,內層不收縮就產生了外部受拉、內部受壓的內應力,當拉應力超過了木材的抗拉強度極限時,木材組織就會受到破壞,產生開裂。 此
外木材干縮濕脹各向異性,軸向干縮率0.1%~0.3%,徑向干縮率3%~6%,弦向干縮率6%~12%。木材的弦向干縮與徑向干縮不同造成的差異干縮也會發(fā)生內應力,造成開裂。
含水率變化是木材開裂最主要的原因,木材在室內使用時,由于已經干燥到平衡含水率,室內的含水率也相對穩(wěn)定,因此出現開裂的情況很少。而木材在室外使用時,受天氣的影響極大,尤其在雨水豐富的南方,如果長期的陰雨天氣之后馬上出現暴曬,木材內外含水率相差大且變化快,長期這樣循環(huán),就會加速木材開裂。另外,大尺寸的木材更容易開裂,因為大尺寸木材內部更難干燥,且干縮濕脹的各向異性在大尺寸木材中更明顯。
如何改善防腐木材開裂?
根據木材開裂的原因來看,保持木材含水率的相對穩(wěn)定和減少木材的內應力是減少木材開裂的途徑。
由于室外使用木材環(huán)境變化大,環(huán)境含水率無法控制,只能減少木材與水的實際接觸。如在木材表面涂刷涂料,減少木材與水分的接觸;另外可用防水劑處理木材,降低木材的吸水性。另外,在穩(wěn)定的環(huán)境下,對木材進行干燥,在干燥過程中緩慢釋放木材的一些內應力,在一定程度上也可減少開裂。
由于木材是一種天然的生物材料,每根木材都有其不同的性質,因此無法通過工藝達到完全統(tǒng)一。木材的開裂、變形等性質是其作為一種生物材料的固有屬性之一。